青田文化
-
坐标深圳,青田石又“出圈”了!
11月23日—29日,第十六届国石雕刻艺术展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四大国石产区的近600件代表作品在展会上惊艳亮相。
展览
“沉浸式”欣赏巧夺天工、富有创意的石雕作品 本届国石展以“展文化自信•育大国工匠”为主题,根据“四大国石”独特文化分为四大展区。其中,青田产区作品137件,不仅有我县的国、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更有石雕界中青年石雕艺人的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作品类型有印章、文创产品、石雕摆件等。
青田石雕艺术风格鲜明,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底蕴,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正因其独特、精致的表现力,在展区现场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由衷地赞叹着每一件精美的石雕作品。
“我没想到石头可以雕刻出那么多不同的花纹、形状与形态,青田石展区石雕作品《嬉戏》让我印象很深刻,把猫咪扑蝶的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它是活的,特别有意思。”特地从广州来深圳看展的冯女士说,这些巧夺天工、富有创意的石雕作品让她感到不虚此行。
体验
“零距离”感受石雕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有别于一般展览活动,此次展会现场还设置了多元的文化推广活动。在“金石为开”篆刻体验活动体验区,前来观展的群众拿起了刻刀,在石雕匠人的指导下在石材上进行篆刻,“零距离”感受石雕文化的独特魅力。
“没想到这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雕刻体验区,我自己上手试了下感觉还挺难的,雕刻的印记会根据你力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花纹出来。我也更直观感受到现场这些展品的珍贵,中国的匠人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深圳市民吴敏说。
“线上淘宝”国石直播展销、“美石美刻”国石文化科普、国石鉴赏和技艺展演……随着一个个活动举行,也让前来观展的群众获得更全面的国石文化体验。
期待
“走出去”打造石雕文化地标,扩大行业影响力 县石雕产业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叶旭伟介绍,本届国石展是我县在省外举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石盛会”,青田作为轮值主办方,希望通过展示精美的国石雕刻精品和深厚的国石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国石、爱上国石、收藏国石,从而提升国石品牌影响力,全方位激活石雕行业活力,为国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石展的成功举办只是青田不断加快青田石雕“走出去”步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打造石雕文化地标,青田推动石雕融入世博会、G20峰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定期高水平举办青田石雕文化节,举行精品石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巡展20余场,提高青田石雕的社会关注度,扩大行业影响力。
此外,为了全力做好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宣传弘扬,青田县还持之以恒推进山口镇的花旗街、文化巷、石雕老作坊等保护提升与有机更新工作,做精做靓大师旧居、石雕创作体验馆,最大程度留住石雕文化根脉和记忆,让石雕小镇成为石雕艺术的殿堂、石文化旅游的目的地、致敬匠心的朝圣地。截至目前,青田县先后完成石文化探寻线、侨石风情线等20个项目,成功搭建石文化产业共富园、石雕文创园等石文化主题旅游平台,创成全国首个4A级石文化主题公园,年均游客接待数超64万人次,较创建前增长38.2%。
接下来,青田县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八八战略”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提出的培育“百亿石雕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厚植青田石雕块状特色产业优势,用好侨乡大花园EOD国家试点项目抓手,全产业链式谋划发展石文化产业,实施石文化景区5A创建计划,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球石文化旅游目的地、历史经典共富小镇样板,为千年石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布时间
2025-03-06
阅览次数38
-
四大国石闪耀鹏城 | 第十六届国石雕刻艺术展开幕
11月23日,第十六届国石雕刻艺术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浙江省二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敏,西泠印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宇,中共青田县委副书记、县长潘伟,福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胡建国,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潘晓霞,巴林集团矿业公司董事长陈志军等出席活动。
四大国石雕刻艺术展于2005年发起举办,迄今已成功走过十六个春秋,现已成为中国石雕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石盛会,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贡献“国石力量”。本届国石展由青田县人民政府轮值主办,将带来一场具有青田特色、国石风采、行业瞩目的精彩盛会。
潘伟在致辞中说 一直以来,青田与“中国四大名石”各兄弟产区勠力合作,全力筹备每一届国石雕刻艺术展,使国石展成为了荟萃名家名作和推进国石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弘扬石文化、壮大石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展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国石行业热点,汇聚国内近600件精选作品,筹备多项特色主题活动,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石雕藏品,展现了当代艺人对人文与艺术、科技与环境的深入思考。同时,展会还将坚持“向外延”的传统,以深圳为核心,辐射珠三角城市,进而走向全国、全球,推动石雕艺术向着更加时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希望大家以本届展会为契机,加强合作交流,共享发展成果,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国石舞台,让国石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才大颖表示 中国国石雕刻艺术展建立的初衷,旨在进一步展示石雕精品力作,促进各大名石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四大国石”带动中国雕刻艺术的全面发展。时至今日,“四大国石”的品牌效应也已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石雕艺术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件盛事。此次艺术展集中亮相的“四大国石”作品既是最新艺术成果展示,更是从“传承创新”向“创新传承”转换的一次尝试,对推进我国彩石文化艺术的创新与繁荣,具有风向标式的引领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学院也将始终秉持“传统技艺、当代表现”的理念,引领中国工艺美术满足时代需求,强调不同地域文化多元性的相互融通。
开幕式上还播放了四大国石短片,举行“友好美术馆”与“商贸赋能”石雕产业振兴等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设置“元宇宙”石雕NFT数字藏品发布、启动仪式等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仪式上发布的NFT数字藏品是由青田石雕博物馆推出的《西施浣纱》,这也是本届国石展上唯一一款数字藏品,将进一步拓展青田石雕的传播渠道,引领青田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青田石雕IP赋能新的经济和艺术价值,通过线上线下互相引流,助力数字经济带动实体经济,为千年石雕插上数字化腾飞的翅膀。
此次展会为期7天,于11月29日结束。展会现场还设置了多元的文化推广活动,如“金石为开”篆刻体验活动、“线上淘宝”国石直播展销、“美石美刻”国石文化科普、国石鉴赏和技艺展演、《国匠风采》论坛等子活动,以此让前来观展的群众获得更全面的国石文化体验。
发布时间
2025-03-06
阅览次数68
-
记录文化信息 讲述动人故事--青田石雕博物馆
青田石雕博物馆位于瓯南街道火车站上首,展区总面积1320平方米,共有馆藏作品近1000件,包含了我县目前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主展示区由四个展厅组成,其中石萃厅有藏品55件,所展示的是青田石品种及其独特的自然之美;石艺一厅藏品64件,主要展示石雕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一些极具时代特征的作品和大师代表作;石艺二厅有藏品168件,主要通过动物、人物、山水、花卉、文玩等不同的主题,展示现代青田石雕的艺术魅力;印章厅现有藏品93件,主要体现青田石与中国印学艺术发展的源远流长。
馆藏之宝:四张邮票上的青田石雕
1992年12月15日邮电部发行“青田石雕”特种,编号1992-16,全套4枚。分别展示了《春》《高粱》《丰收》《花好月圆》这四件青田石雕作品。毫无疑问,这四件作品称得上是青田石雕博物馆的镇馆作品,每件作品都尽显青田石材的美丽和大师精湛的技艺。
《春》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百琦的代表作。这件作品以春为主题,造型为放射形,二棵竹笋奋发向上,主次分明,棵棵大小错落有致,健实茁壮,竹笋顶尖的笋衣部分,线条在向上扭动生长,生机勃勃。旁边的两只报春鸟,在红色杜鹃花间报春,上下呼应,动静有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展现了周大师独特的表现手法及审美眼光。
《高粱》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于1964年创作完成。在当时,青田没有高粱这种农作物,林大师为了雕刻好这一题材的作品,在自家门前屋后种植高粱,通过多年的仔细观摩,反复琢磨,创作完成。作品《高粱》利用了原石天然的色彩,将红色石料做成了高粱穗子,看起来形态鲜明饱满,层次丰富分明。作品上方和下方黑色石料,雕刻出了蛙跳、蝶舞、蜻蜓飞的画面,使作品更加具有生机和情趣。作品中清晰的雕刻凿迹,充分展现出林大师精湛的艺术水平。
《丰收》的作者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爱廷。作品采用了夸张手法,鱼巨大可以骑驾,孩童头部硕大,却更显可爱活泼,发型为民间传统形式,是源自生活的真实刻画。整体造型为梯形,由莲花、荷叶、如意、击磬、孩童和鱼构成,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作品旁边打了一个缺口,造势新奇,三个孩童之间互相呼应,神情欢快愉悦,形象生动,主题突出。
《花好月圆》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的代表作。据说倪大师刚得到这块不可多得的封门极品原石后,连续三日闭门不出,在创作室里独自揣摩思考,构思作品。后经过精心的构思创作,花了近八个月的时间,最终创造出了精美绝伦的《花好月圆》。2010年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青田时,这件作品被评为青田的民间国宝,被视为无价之宝。2011年1月19日,倪大师将《花好月圆》捐赠给青田石雕博物馆珍藏。
发布时间
2020-07-02
阅览次数1682
-
“红配绿”迎来蝶变!吴村,你怎么这么好看~
以“红”引人
以“绿”留人
加快打开“两山”转换通道
“红绿融合”正在为青田
这个革命老区的振兴注入新动能
章村乡吴村村 吴村位于章村乡西部2.5公里。近年来,章村乡吴村村以生态优势为立村之本,并积极发挥好本土红色资源,用心书写“红绿融合”文章,革命老区渐显新颜,生动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一场河权改革带来的转机 章村乡吴村村民王福庭每天都会沿着村里的河道开展巡逻工作。2014年,丽水选了山区特征明显的青田县章村乡试点河权改革,即将各村的河道打包承包,对流经几个村的河道,以村为单位,分河段公开招标。
而借此,村民王福庭告别自己在外经营多年的磨具厂,重回故乡,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乡亲成立君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村委会签订了河道承包合同。
我们看到外面别的地方发展比较好,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很触动。刚好有朋友喜欢在这里钓鱼,我就想我们能否一起出点钱,把这里整治一下,还原小时候绿水青山的环境,可以钓鱼、游泳。
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在承包经营河道的同时,君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00多万,在河道两岸建设了防洪堤,清水平台以及村里的道路及绿化带建设等。
另外,君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村庄的中心,流转了30多亩土地栽种荷花,夏日荷花盛开成了一道惊艳的风景。
章村乡吴村村民 吴土香 以前在家里是没活干,有了这个公司之后我们能干干活,一天有120元收入。村里的卫生环境变化也很大,我们很开心。
君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福庭 我们承包了以后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四五万收入,整个建设给村里的劳动力每年大概带来二三十万增收。现在游客过来玩,这里的水清了,环境更漂亮了。现在又有一家公司被我们引进来了,接下去对整个村的收益增加更大了。
以绿托红 盘活红色旅游资源 吴村是中共江南区委、区民主政府旧址。80年前,章村的先贤们坚持真理,不怕牺牲,建立了吴村红色政权,为挺进师在丽水大地的胜利贡献了章村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章村贡献。
为此,章村乡在吴村投资了40多万元,建设了红色展馆,该展馆占地面积358平方米,通过革命历史物件、影像资料、农耕器具等展示了章村红色文化、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
章村乡吴村村党支部书记 王智标 希望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红色文化流传下去,展馆建起来后能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游客,宣传我们吴村,增加我们吴村红色文化的知名度。接下来的农旅结合,我们吴村坚持走这两块,一个是绿色生态,一个是红色文化。
吴村对村庄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提升和美化,凸显出“红色、生态、乡愁”三种文化元素,将生态环境与红色旅游巧妙融合,进一步开拓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融合发展之路,不仅让乡村变得更美,而且也让村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有获得感。
美丽乡村变化可真大
有机会到吴村走走吧~
发布时间
2020-07-02
阅览次数1484
-
侨乡青田积极创建石雕特色小镇
经过美丽城镇创建全面提升了城镇环境的山口镇(6月11日摄)
经过美丽城镇创建全面提升了城镇环境的山口镇(6月11日摄)。
近两年来,侨乡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积极创建石雕特色小镇——山口镇。作为四大国石之一青田石的原产地和发源地的山口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通过美丽城镇创建,全面提升城镇品质,同时积极推进石雕文旅综合体、石雕产业园、石雕文创园等一批产业类项目。青田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中心等多部门还推动青田石雕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搭建石雕电商组织平台,优化石雕电商发展环境,解决了产品消费能力和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青田石雕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青田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田石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为人们所喜爱,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经过千年的传承弘扬,艺人们在花卉、山水、人物、动物创作上形成多种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造诣。截至目前,青田县石雕从业人员2万多人,专业石雕创作人员4000多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发布时间
2020-07-02
阅览次数2136